塑料失效分析-塑料件失效的常见形式-塑料失效分析的5个步骤

2025-08-21 16:52:18
作者: 四维检测
收藏:
点赞: {}

?塑料件失效的常见形式与分析5步法?

塑料件在工业与生活中广泛应用,但因材料特性、工艺缺陷或环境因素,常出现失效问题。以下是常见失效形式失效分析的5个核心步骤,助您快速定位问题根源!


一、塑料件失效的常见形式

1️⃣ 脆性断裂

  • 特征:断裂面平整、无塑性变形,常见于低温或冲击载荷下(如PA66GF30螺纹根部断裂案例)。
  • 原因:材料韧性不足、设计应力集中(如无倒角)或注塑缺陷(如孔洞)。

2️⃣ 韧性断裂

  • 特征:断裂面呈纤维状,伴随明显塑性变形(如尼龙吸湿后尺寸变化导致的开裂)。
  • 原因:材料过度拉伸、疲劳积累或长期受力(如电机风扇高温下强度下降)。

3️⃣ 环境应力开裂

  • 特征:表面出现细小裂纹,多因化学介质(如酸碱)与应力共同作用(如PC件接触氢氟酸)。
  • 案例:汽车塑料按键因润滑剂污染导致应力集中(见知识库[12])。

4️⃣ 老化失效

  • 表现:变色、脆化、性能下降(如POM件长期紫外线照射后开裂)。
  • 机理:热氧老化、光氧化或水解反应(需结合DSC/TGA测试验证)。

5️⃣ 工艺缺陷失效

  • 典型问题:气孔、缩痕、熔接痕(如注塑压力不足导致定子档松动)。

二、塑料失效分析5步法 ?

步骤1:收集样品与背景信息

  • 记录失效场景(温度、湿度、负载)、材料牌号(如PA6/PA66)、加工工艺(注塑参数)及使用历史。

步骤2:宏观观察与断口分析

  • 目视检查裂纹位置、形态(脆性/韧性),使用放大镜或光学显微镜定位裂纹起始点(如拐角处应力集中)。

步骤3: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

  • SEM/EDS:观察断口微观形貌(如孔洞、裂纹扩展路径),检测异物元素(Na、Si、Cl等)。
  • FTIR/GC-MS:分析材料化学成分,识别污染物(如润滑剂残留)。

步骤4:性能测试与验证

  • 力学测试:拉伸强度、冲击韧性(对比标准值)。
  • 热分析:DSC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,评估材料耐热性(如高温下强度下降)。

步骤5:综合判断与改进建议

  • 结合测试数据与工艺记录,推导失效链(如“金属嵌件导热差异→内应力→开裂”)。
  • 解决方案:优化设计(增加倒角)、调整工艺(注塑压力/温度)、更换材料(耐候型树脂)。

三、专业建议 ?

  • 预防措施
    • 对受力件(如螺钉柱)进行应力仿真,避免尖角设计。
    • 注塑前验证回料比例(≤30%),避免强度下降。
    • 高温工况下选择Tg≥150℃的材料(如PA66GF30)。


本文著作权四维检测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,非商业请注明出处

我们将及时回复您!

您想咨询的问题

您的姓名

您的号码

您的邮箱

您所在城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