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损失效分析试验

2025-07-21 16:53:40
作者: 四维检测
收藏:
点赞: {}

  磨损失效分析试验:专业指南与实用方法


  磨损失效是机械零件因表面材料持续脱落导致功能丧失的现象,占机械故障的80%以上。作为专业检测工程师,我将用通俗语言解析磨损失效分析试验的核心步骤、方法及实际应用,助你快速定位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!


  一、磨损失效分析试验是什么?为何重要?


  磨损失效分析是通过系统试验,确定零件磨损原因的过程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

  精准定位失效根源:区分粘着磨损(材料冷焊转移)、磨粒磨损(硬颗粒划伤)、疲劳磨损(交变应力导致剥落)等类型。


  预防重复故障:通过改进设计或材料,延长零件寿命,减少设备停机损失。


  事故责任认定:为质量纠纷提供科学依据(如材料缺陷或润滑不当)。


  二、核心试验方法与设备


  根据磨损类型和场景,选择以下标准化试验方法:


  宏观与微观观察


  宏观检测:测量尺寸变化(如齿轮齿厚磨损>20%即报废),检查表面划痕、凹坑。


  微观分析:用扫描电镜(SEM)观察裂纹形态,判断磨损机制(如粘着磨损的撕裂状划痕)。


  专项磨损试验


  滑动磨损试验:


  设备:球盘式(Pin-on-Disk,ASTM G99)、环块式(Block-on-Ring,ASTM G77)。


  应用:模拟轴承、导轨等滑动副的粘着或磨粒磨损。


  疲劳磨损试验:


  设备: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(如圆锥滚子式)。


  应用:评估齿轮、轴承表面剥落(点蚀)。


  磨粒磨损试验:


  设备:干砂/橡胶轮试验机(ASTM G65)、洛杉矶磨耗机(ASTM C131)。


  应用:矿山机械、混凝土骨料的耐磨性测试。


  辅助检测技术


  磨屑分析:收集润滑油中的磨屑,用铁谱仪检测成分(如铁含量超标预警轴承失效)。


  材料性能测试:硬度计(表面硬度)、光谱仪(成分)、金相显微镜(组织缺陷)。


  三、试验标准化流程(六步法)


  现场调查:记录工况(载荷、温度、介质)、异常现象(异响、温升)。


  失效部位取样:保护磨损表面,避免手直接接触(防污染)。


  润滑剂检测:分析油液粘度、污染颗粒(如硅含量高提示粉尘侵入)。


  模拟试验:复现磨损条件(如立磨试验台模拟粉磨设备能耗与磨耗,GB/T 33938—2017)。


  数据整合:结合宏观/微观观察、磨屑成分、材料性能,锁定主因(如润滑不良导致粘着磨损)。


  报告与改进:提出措施(如表面喷涂碳化钨涂层,耐磨性提升3~5倍)。


本文著作权四维检测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,非商业请注明出处

我们将及时回复您!

您想咨询的问题

您的姓名

您的号码

您的邮箱

您所在城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