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概述

2025-04-15 11:47:36
作者: 四维检测
收藏:
点赞: {}

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是评估不锈钢材料(如304、316L、双相钢等)在特定腐蚀介质中沿晶界发生选择性腐蚀倾向的关键测试项目,主要针对材料在焊接、热处理或高温服役后因碳化铬(Cr₂₃C₆)析出导致的晶界贫铬现象。该试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核电、海洋工程等领域,旨在预防因晶间腐蚀引发的材料脆性失效或设备泄漏事故。


一、试验核心内容

  1. 测试目的

    • 工艺验证:检测固溶处理或稳定化处理(如添加钛、铌)是否有效抑制碳化铬析出。

    • 材料筛选:验证不锈钢在酸性、氧化性介质中的抗晶间腐蚀能力。

    • 安全合规:满足ASME、GB等标准对压力容器、管道材料的强制性要求。

  2. 适用范围

    • 材料类型:奥氏体不锈钢(304、316L)、双相不锈钢(2205)、铁素体不锈钢(430)。

    • 应用场景:化工反应釜、热交换器、核电站管道、海水淡化设备。


二、试验方法及标准

  1. 主要测试方法

   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与流程适用标准
    硫酸-硫酸铜法(Strauss法)试样浸入硫酸(H₂SO₄)+硫酸铜(CuSO₄)沸腾溶液(16% H₂SO₄ + 6% CuSO₄,24小时),弯曲后观察裂纹。GB/T 4334-2020 E法、JIS G0571
    硝酸法(Huey法)65%硝酸沸腾溶液(48小时或5周期×48小时),测定质量损失率(g/(m²·h))。ASTM A262 Practice C
    电解腐蚀法(EPR法)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,通过再活化率(Ra)定量晶间腐蚀敏感性(Ra<5%为合格)。ASTM G108-2015
    草酸浸蚀法(筛选试验)10%草酸溶液电解浸蚀(1A/cm²,90秒),金相观察晶界腐蚀沟形态(阶梯状/沟槽状)。ASTM A262 Practice A
  2. 评定标准

    • 弯曲法:试样弯曲180°后无裂纹为合格(Strauss法)。

    • 质量损失率:硝酸法中≤1.0 g/(m²·h)(304不锈钢)。

    • 金相法:草酸浸蚀后无连续沟槽状腐蚀(ASTM A262)。

  3. 常用标准

    • 国内标准:

      • GB/T 4334-2020:不锈钢耐腐蚀试验方法(包含E/F/G法)。

      • NB/T 47018-2017:承压设备用不锈钢焊接材料晶间腐蚀试验要求。

    • 国际标准:

      • ASTM A262-2015: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标准。

      • ISO 3651-2:1998: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测定(Strauss法)。


本文著作权四维检测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,非商业请注明出处

我们将及时回复您!

您想咨询的问题

您的姓名

您的号码

您的邮箱

您所在城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