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群众对RoHS认证标志的常见误解,我结合检测行业实际,整理以下关键信息,助您快速识别合规标识:

RoHS认证标志的3大核心真相
- RoHS本身无官方认证标志
- 法律定位:RoHS是欧盟指令(2011/65/EU),企业通过自我声明+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合规,无需申请官方认证标志。
- 常见误区:市面上所谓的“RoHS认证证书”多为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,非欧盟官方颁发。
- CE标志≠RoHS认证
- CE标志含义:CE是欧盟强制安全认证(涵盖LVD、EMC等指令),RoHS合规性需通过CE框架下的DoC(符合性声明)体现。
- 正确识别:CE标志旁可能标注“RoHS compliant”或“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”,但无独立RoHS标志。
- 中国RoHS有专属标识
- 绿标(环保优品):全材料合规,可安全使用。
- 橙标(环保使用期限):含限制物质,需标注有毒有害物质名称及环保使用年限(如铅超标部件需标“10年”)。
- 关键细节:橙标需明确超标部件位置(如电路板、外壳),并附《有害物质含量表》。
90%采购商常犯的3大错误
错误认知 | 实际风险 | 正确做法 |
---|
误将检测报告当认证证书 | 忽视供应链合规管理,导致批量退货 | 要求供应商提供CE-DoC+RoHS检测报告(需含实验室CMA/CNAS资质) |
混淆欧盟RoHS与中国RoHS标识 | 国内销售产品可能因标识不全被处罚 | 中国市场优先选绿标,欧盟市场确认CE标志旁标注RoHS声明 |
忽略豁免条款 | 误拒合法产品(如医疗设备含镉) | 核对欧盟官网豁免清单,确认超标物质是否在豁免范围内(如镉在医疗设备中豁免至2028年) |
快速识别合规标识的4步法
- 查CE标志细节
- 确认CE标志下方有4位编码(如0123),对应欧盟公告机构编号(Notified Body)。
- 警惕无编码或编码无法查询的CE标志。
- 核对检测报告要素
- 报告需包含10项物质检测数据(RoHS 3.0新增4项邻苯)。
- 检测方法应为GB/T 39560系列(中国)或IEC 62321(欧盟)。
- 验证中国RoHS标识
- 绿标:全材料合规,风险最低。
- 橙标:需查看《有害物质含量表》,确认超标部件是否为非关键件(如外壳含铅,但内部电路合规)。
- 警惕“环保”字样误导
- 避免选择仅标注“环保材料”“无铅”等模糊宣传的产品。
- 优先选明确标注“符合RoHS 3.0要求”并附检测报告的产品。
特殊场景应对建议
- 二手产品:要求卖家提供近期检测报告,或自行送检(费用约500-2000元/批次)。
- 进口产品:确认CE标志旁标注RoHS声明,并核对欧盟官网NANDO数据库中的公告机构信息。
- 定制化产品:要求供应商提供BOM表(物料清单)及材料检测报告,避免关键部件(如电缆、焊锡)含限制物质。
结语:RoHS合规性需通过“标志识别+报告验证”双重确认,采购商应避免将检测报告等同于认证证书,同时关注中国RoHS与欧盟RoHS的标识差异。通过系统化查验,可有效降低合规风险,保障供应链安全。